《论语》中有哪些经典的语录

论语中寓意美好的词语

《论语》中有哪些经典的语录?

《论语》里品质高的话太多了,可以说每一句都是经典。非要挑选的话,就列举几句有代表性的吧。

一,子曰:巧言令色鲜矣仁。这句话揭示的真理,两千年来,都一直从未改变。凡是花言巧语、故弄玄虚的人,一般都不是真正有德行的人,要避而远之。

二,子夏曰:贤贤易色,事父母能竭其力,事君能致其身,与朋友交言而有信,虽曰未学,吾必谓之学奕。做学问的目的,不是为了文化,为了知识,而是为了做人做事。如果人做好了,即使你没上过学,我们也会认为他是个有学问的人。

三,子曰: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。做人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,最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。而一般人就怕别人不了解自己,而不去主动了解别人,所以才容易产生误会。

《论语》中名言警句实在太多,很值得我们学习和落实到生活当中,对我们为人处世都有很大帮助和意义,就简单列举这三个例子吧。

论语通译里的好词好句好段?

【巧言令色,鲜矣仁。】意思是:凡是那些花言巧语,貌似可爱的人,很少有仁慈的。【友直、友谅、友多闻、益矣;友便辟、友善柔、友便佞,损矣】意思是:朋友正直诚实、见多识广,对你有好处的;朋友虚情假意、附和应酬、花言巧语,对你是有害的。【性相近也,习相远也。】意思是:人类的本性是相近的,只因为后天的习染不同,所以有很大的差别。

《论语》中的哪一句话令你感触颇深?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回答?

《论语》中的哪一句话令你感触颇深?

《论语 》中有一句令我感触颇深的话,是《为政》篇里的这一段:“子曰,非其鬼而祭之,谄也;见义不为,非勇也。”明明不是你的祖先。你去祭拜,就是谄媚。应当站出来担当的事情却畏缩不前,就是没有勇气的懦夫。这样的金刚怒目,正气凛然的表达思想的句子,在孔子的章句里并不多见。用现在的话说,一向温文尔雅的夫子已经出离愤怒,直接开骂了!你们这些认错了祖宗的东西,明摆着不是你家的坟头,里面埋着的也不是你的祖宗,你却非拜不可,非要趴在人家的坟头上哭嚎不可。这样不知羞耻去巴结讨好强势力量的勾当,不是世风堕落到了极点,是没有人能做得出来的。“谄也”二字,就等于骂人是一个“大马屁精”,以孔子那样深厚的修养、儒雅的风度,不是悲愤难抑达到极致,是不会这样说的。

春秋战国是个社会大动荡的时期。在礼崩乐坏的世道人心面前,孔子说出的这句话,令我感触颇深。我想起了自己在一家国内有名的网站论坛里潜水时,经常看到那里集聚着一大批人,不遗余力的吹捧他们的理想天堂,倡导“全盘西化,”丑化自己的历史文化。他们太像孔夫子说的那种在别人的坟头上卖力地哭嚎着的人。他们似乎不知道自家的祖先是谁,他们的精神已经被掏空了,他们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一批“精神美国人”。

我还想到曾经见识过的那些屁股从来就不会坐在自己的国家民族,自己的历史文化一边的各种光怪陆离的人物 。他们的丑态原形,孔子在2000多年以前就给他们勾勒得惟妙惟肖了。从历史长河里的盛衰废兴去看,这些拜错祖宗的人,轻率地以为自己的民族国家注定会是输家,其实不过是鼠目寸光而已。我们这个民族之所以传承至今,太多的磨难,太多的曲折,都一个个挺过来了。这种倔强的生命力,不是那么容易泯灭的。想通过文化上的渗透和倾销来动摇我们骨子里的文化自信,是非常肤浅,非常可笑的想法。《论语》里的这句话,不就是对于中华文化里的强健的民族精神的佐证吗?不正是彰显出炎黄子孙的骨气吗?有了这样的精神气质,才会一代代涌现出见义而勇为的勇士,中华大地,才会成为英雄辈出的沃土。

《论语》里给你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什么?

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悦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

一、释义:

1、是学习方法。对于知识,“学”只是一个认识过程,“习”是一个巩固的过程,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,必须“学”与“习”统一起来。

2、是学习乐趣。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,并且可互相学习、共同提高。

3、是为人态度。“人不知”,后面省略了宾语“之”,可译为“我”或“自己”。

二、拓展理解:

孔子所说的学,可不是单指书本知识,而是指西周时期贵族子弟所修习的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六种技艺,古时也称六艺。既然“学”字不单指读书和获取书本上的信息,那么“习”字也不应当理解为复习或温习。

古代的礼是种种特定仪式,乐则需要演奏乐器,射是射箭的本领,御则是驾车的技术。所以孔子所言的学与习,就不单单是指读书和阅读,还要包括学习与演习技艺。

比如,学习并练习射箭,学习并练习驾车,学习并演奏音乐,学习并演习礼仪。所以,我们将学而时习之翻译为学习新知后时学复习是不妥的。所以学而时习之就概括了孔子与其弟子们的学习生活。

论语里的好词好句?

其言而观其行 -- 孔子名言。语出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宰予昼夜。子曰:‘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不可圬也。于予与何诛?’子曰:‘始吾予人也,听其言而信其行。’”《说苑·尊贤》记孔子言曰:“夫取人之术也,观其言而察其行也……是故先观其言而揆其行。”《大戴礼记·五帝德》:“子曰:‘吾欲以语言取人,于予邪改之。’”也即此章义。朱熹引胡氏注曰:孔子语听言观行,“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,使谨于言而敏于行耳。”(《论语集注》) 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 -- 孔子名言。语出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子贡问曰:‘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?’子曰:‘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谓之文也。’”孔文子,卫大夫。“文”是他的谥。朱熹注:“凡人性敏多学不好学,位高者多耻下问。故谥法有以‘勤学好问’为文者,盖亦人所难也。”(《论语集注》)又说:“古人谥法甚宽”,“孔文子固是不好,只此节此一惠,则敏学下问,亦是它好处”足见孔子“宽肠大度,所以责人也宽”(《朱子语类》卷二九)。 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 -- 孔子名言。语出《论语·雍也》:“子曰:‘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,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’。”按字义,文,文采;质,质朴;彬彬,杂半之貌。南宋朱熹《论语集注》:“言学者当损有余,补不足,至于成德,则不期然而然矣”。清刘宝楠《论语正义》:“礼,有质有文。质者,本也。礼无本不立,无文不行,能立能行,斯谓之中。”孔子此言“文”,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;“质”,指内在的仁德,只有具备“仁”的内在品格,同时又能合乎“礼”地表现出来,方能成为“君子”。文与质的关系,亦即礼与仁的关系。于此一则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“君子”之理想人格;另一则反映了其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:即不主张偏胜于文,亦不主张偏胜于质;当不偏不倚,执两用中,而做到过点且属不易。“子曰:‘虞夏之质,殷周之文,至矣。虞夏之文,不胜其质;殷周之质,不胜其文;文质得中,岂易言哉?”(《礼记·表记》) 敬鬼神而远之 -- 孔子名言。语出《论语·雍也》:“樊迟问知,子曰:‘务民之义,敬鬼神而远之,可谓知矣’”。朱熹注:“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,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,知者之事也。”(《论语集注》)清刘宝楠则释此句为:“谓以礼敬事鬼神也”(《论语正义》)。《礼记·表记》:“子曰:‘夏道尊命,事鬼敬神而远之,近人而忠焉;殷人尊神,率民以事神,先鬼而后礼;周人尊礼尚施,事鬼敬神而远之,近人而忠焉。”结合上述孔子告樊迟语,可看出孔子持与夏人商人不同的鬼神观,并教樊迟从周道。孔子在承认有鬼神的前提下,又提出对鬼神既不轻慢亦不要予以亲近,这与其在日常生活、社会活动中强调先人事,后鬼神(《论语·先进》:“季路问事鬼神,子曰:‘未能事人,焉能事鬼?’”)的态度相一致。

论语的好词好句?

《论语》这部经典里面,到处都是名言警句,充满着为人处世的智慧,今天再次挑选其中的十句,与大家共享。

一、欲速则不达;见小利则大事不成。要想做好任何事情,都需要一个好的心态,往往越是急于求成,就越难取得成功。要想成就大事,就要把眼光放大、放远,不能贪图小利。

二、往者不可谏,来者犹可追。过去的事,已经无法挽回,就不要再抱怨和后悔,白白浪费时间了;设法处理好正在到来的事情,防患于未然,才是最要紧的事。

三、以约失之者鲜矣。如果一个人很自律,在生活中能够很好地约束自己,谨言慎行,小心低调,那他犯过错的几率就很小了。

四、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。人要为自己设立一个长远的人生志向,然后沿着这个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下去,才不会盲目。如果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,就会被眼前的事情所困扰,不能自拔。

五、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富贵虽然是人人都喜欢的,但必须是通过正当手段获得的,如果是通过不正义的手段得来的,那这种富贵对于我们来说,就跟浮云一般,没有任何意义了。

六、古之学者为己,今之学者为人。古代人做学问,是为了修为自己,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。而现在的人做学问,往往是为了做给别人看得,为了找工作,为了升职,为了炫耀,自己却得不到什么真实的受用。

七、道听而途说,德之弃也。在路边听到一些闲言碎语,不加考证,就到处传播,这是无德的表现。现在上网方便了,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,流言蜚语更多了,就更需要我们小心谨慎,在没有辨别真伪之前,不要四处宣扬。

八、近者悦,远者来。很多人对外面的人很温和,总是表现出一副谦谦君子的样子,但一回到家就变脸了,对家人态度很恶劣,甚至家暴,这种人很虚伪。要想真正取得外人的信赖,首先要对身边的人好,能让她们开心幸福了,别人才会来找你。

九、君子求诸己,小人求诸人。遇到问题,君子会反省自己,积极改正过错,往往最终会获得人们的称赞。而小人则会推卸责任,找出各种客观原因,这样既不能解决问题,又有损自己的人品,所以古人常说:“君子乐得做君子,小人冤枉做小人。”十、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做人应该心胸广大,能够宽恕他人,能够换位思考,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,自己不愿承受的事,也不要强加给别人,这才厚道。

你对语文老师让孩子摘抄“好词好句”怎么看?

欢迎来到“老穆说语文”问答领地,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!


老穆解析

语文学习,离不开阅读。学生大量地阅读一些经典著作或报刊杂志,有助于语文成绩的提高!

提到阅读,不得不谈到“摘抄”,摘抄阅读中遇到的好词佳句。

那么,摘抄“好词佳句”有什么作用呢?

一、炼字功效

好词佳句,字数不多,学生在摘抄的同时,顺便可以炼字。

二、增加学生的词汇量

三、提高语言表述能力

四、运用于作文中,提高文采

五、培养学生“读书笔记”的好习惯

六、摘抄,有利于孩子养成细心的好习惯

七、摘抄,需要读书,有利于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!提升语感,对答现代文阅读题有帮助!

亲爱的同学们,你们清楚了吗?加油哦!


如果您觉得不错,记得关注“老穆说语文”,并点个赞哦!

《论语》里面哪一句话让你受益匪浅?

出自《论语.为政》中的经典一句哲理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”。

它告诫人们不要一味读书而不思考,人生虽然短暂,则需要活学活用;学海无涯苦作舟是书呆子;必须面对现实,深刻理解书本中的主题思想,且不要误入歧途,钻牛角尖,让自己陷入迷茫。

更不要幻想这个世道多么美好而不劳而获,学一项爱一项,并且把事情做得有声有色;只有这样才能够鹤立鸡群,出人头地,不然则是黄沙里面建筑的塔屋,没有根基而会被狂风暴雨吞噬烟消云散。

它告诫人们需要务实地脚踏实地,把书本中的知识与自己的思考有机结合,才能够衣食无忧,丰衣足食度过浪漫红尘的几十年。

以上为个人理解,仅供提问者参考。

知足常乐2019.4.24日于上海

论语的好词好句?

1.我们的眼睛,看外界太多,看心灵太少。

2.你宽容一点,其实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。

3.关爱别人,就是仁慈;了解别人,就是智慧。

4.做一个勇敢的人,用生命的力量去化解那些遗憾。

5.没有遗憾约束的勇敢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灾害。

6.勇敢有时候表现为一种理性制约下内心的自信与镇定。

7.小人之骄,骄傲的是他外在的气;而君子之骄,骄傲的是内心的风骨。

8.孔子不是提倡以德报怨的,他给的分寸就是以直报怨。

9.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,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人的中间,也应该保有。

10.少指责.少抱怨,少后悔,就能成功。

11.就在此际,从自我修养做起,做一个真君子。

12.小人就是没有大眼界,抢占眼前小便宜的人。 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,而不是语言的力量。

13.结交那些快乐的,能够享受生命的,安平乐道的朋友。

14.你与其跟他人斗,不如跟自己斗,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。

15.我们不缺宏大理想,但是缺乏到达的那条切实的路。

16.成功的职业,不一定就是你心中的理想。

17.表面看来毫无价值的东西,会给人心一个淡定的起点。

18.理想之道就是给我们一点储备心灵快乐的资源。

19.三十而立,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。

20.物质的东西越多,人就越容易迷惑。

21.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应对外界。

22.耳顺,就是悲天悯人,就是理解与包容。

23.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,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力。 ——摘自心得>>

中国文化博大精深,《论语》是其中的经典,哪几句话让你受益匪浅?

《论语》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谈话纪录。可以说:句句是精华,处处是警语。

三千年来,这些警句箴言,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,成为人们立身,立德,学习,生活,处事,治家,治国的准则。

人们耳熟能详的比比皆是:

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。

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

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

日当三省吾身。

见贤思齐,见不贤而自省焉。

学而时习之,不亦乐乎!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悦乎?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!

还有很多很多,不能一一列举。

你对《论语》哪些句子有自己深刻的见解?

我体悟最深的就是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乐乎”。

小时候读这句话,以为是学了知识后要经常复习。但是在学校里复习课本,并不快乐。现在才明白,原来是边学边用,这才叫“学而时习之。”

自从学佛后,每天读经、听经,读佛教文章,每天都有新的感受,新的领悟,然后现学现用,实践到生活当中,每天都法喜充满,心情愉悦。

好多以前疑惑的事,现在看明白了,过去苦苦求索的,现在也有了答案,人生不再迷茫,不再困惑。每天把新学习的佛法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,越学越快乐,同时对物质的欲望也越来越低。

对吃饭穿衣,一切随缘,降到了最低标准,食取充腹,衣取避寒,一件棉袄穿了六七年,别人都觉得该换换了,自己却全然不觉,吃什么饭都香,随便有个地方能躺下睡觉,都会睡的很甜。

学佛就是要学放下,看破,先放下一点,就看破一点,看破一点,就又放下一点,越活越轻松,越活越快乐。

这不正是孔子所说的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乐乎”吗!

大家有什么意见,可以在下面留言讨论。

《论语》中你最喜欢的句子有哪些?

学而时刁之,不亦说乎!

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!

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!

开宗明义,从资粮道,转到见道,再到行道,随口闲言,平实精准,次弟分明,化润无声,无上妙道,言尽于此,时读时新,终身受用。

《论语》贤文,诲语谆谆,你所喜欢的《论语》名言有哪些?

孔子的《论语》是一部经典之作,有许多名言名句,读了让人长智慧,会使人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,我最喜欢《论语》这样几句名言,有论读书的,有论做人做事,充满着辩证法和哲学观,读罢对做人很有启迪。

一、孔子说:”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“

其意就是学习了而不去深入思考,就会感到迷惑;只有思考而不学习,那就会疑惑不解。孔子对读书学习说得是多么地深刻,多么富有哲理,一个人的知识和学问、修养素质都是从学习中得来的。现实中人们一谈到知识的积累都知道要学习,得怎样学习,如何读书,还是孔子说得最清楚、最明白了,如今之所以有不少人认为“读书无用论”,就是没有掌握读书学习的好方法,将读书学习脱离开来,以为读书就是多看、多读,而不注要读与思、读与懂方面下功夫,有的人书读得很多但没收获,没有效果。

正像毛泽东所说:读书就是学习,使用也是学习,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。如果在读书学习上,将毛泽东这句话和孔子的”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“。这两句话结合起来,弄懂了,这样的读书学习方法就一定会有实效的。

二、孔子说:“德之不修,学之不讲,闻义不能徙,不善不能改,是吾忧也”

其意 是说,品德不加以培养,求取学问不加之讲习,听到道义不能相从,有了错误却不能改正,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。孔子不愧为大学问家、大智慧家,孔子将道德、读书学习和知错就改三个问题相题并论,这三则之间确实是有内在联系的, 这就是孔子最忧虑的事情,2000多年前是这样,就是如今,仍然是值得忧虑的事情,现实中许多人就是不知道孔子说的这个理。不少人将学习和道德分离开来,认为学习是孤立的事情,一个只要将学习搞好了,自己有了技能了就能走天下了。管他什么道德不道德,还有说得更直白:”商品经济社会,道德能值几个钱,只要能赚钱就行了。“有了这样的思维,想怎么赚钱就去怎么赚,失德又失志。

我时常想,孔子的智慧为何如此超群,他将事情能说到实处,做人先有德,没有德,就没有得,试想,一个人没有修养素质的人能走多远,即使是这种人发了财也会半路”翻车“的,这样的人和事时有所闻,说明了孔子的忧虑是正确的,并不杞人忧天。

三、孔子说: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

就是说:立志于道上,坚守在德上,依靠有仁上。孔子培养学生的方法和内容,以仁、德为原则,以技能为内容,让学能德够德智体全面地发展。孔子是高见的,更是智慧和聪明的,人来到这个社会,万变不离其宗,做人就需要有德,没有德最终会失去得,就是永恒的道理,这个道理现在使越来越多的人从实践中弄懂了正确性,不少人并努力在改变自己过去的不良行为,向德字靠近,这也是智慧之人。

读《论语》的次数越多,便会觉得孔子的智慧越大,孔子说的话有不少是经典之作,对当下依然有现实和积极意义,这便是做事要先做人,做人德为先,善为行,一个人有了德性再去读书学习或者去做事,哪境界、哪心怀就不一般了。

小结:我是60多岁的人了,经历的许许多多的磨砺,人生不能急功近利,不能只顾眼前,做人要有原则,做事要有方法,从上世纪的”又红又专“到如今的”有德有才“,德才兼备等这些都是一个道理,衡量一个人必须用”德"字来考量,一个人失去了德,也就没有做人的意义,2000多年前的孔子就看准了这一点,这就是我读《论语》的一点收获和体会。

论语先进篇的好词好句?

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.2、知者不惑,仁者不忧,勇者不惧.3、过犹不及4、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贫而患不安.5、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

论语中有哪些实词,虚词,古今异意词,好的句子?

古今异义

1.不亦君子乎

古:道德上有修养的人

今:泛指品德高尚的人

2.可以为师矣

古:可以 ;凭借

今:可能、许可

3.饭疏食饮水

古:粗劣

今:疏通、疏散

4.饭疏食饮水

古:冷水

今: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

5.匹夫不可夺志也

古:普通人

今:无学识、无智谋的人

6.吾日三省吾身

古文里有哪些好词好句?

好句: 既来之,则安之。(《论语·季氏将伐颛臾》 吾恐季孙之忧,不在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也。(《论语·季氏将伐颛臾》 谨庠序之教,申之以孝悌之义。(《孟子·寡人之于国也》 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;冰,水为之,而寒于水。(荀子《劝学》) 故木受绳则直,金就砺则利,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,则知明而行无过矣。(荀子《劝学》) 吾尝终日而思矣,不如须臾之所学也;吾尝跂而望矣,不如登高之博见也。(荀子《劝学》) 登高而招,臂非加长也,而见者远;顺风而呼,声非加疾也,而闻者彰。(荀子《劝学》) 假舆马者,非利足也,而致千里;假舟楫者,非能水也,而绝江河。(荀子《劝学》) 积土成山,风雨兴焉;积水成渊,蛟龙生焉;积善成德,而神明自得,圣心备焉。(荀子《劝学》) 故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(荀子《劝学》) 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(荀子《劝学》) 骐骥一跃,不能十步;驽马十驾,功在不舍。(荀子《劝学》) 水击三千里,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,去以六月息者也。(庄子《逍遥游》) 及至始皇,奋六世之余烈,振长策而御宇内,吞二周而亡诸侯,履至尊而制六合,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,威振四海。(贾谊《过秦论》) 斩木为兵,揭竿为旗,天下云集响应,赢粮而景从。(贾谊《过秦论》)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,身死人手,为天下笑者,何也?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。(贾谊《过秦论》) 项庄舞剑,意在沛公。(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) 大行不顾细谨,大礼不辞小让。(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) 群贤毕至,少长咸集。(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) 此地有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,又有清流激湍,映带左右。(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) 悟已往之不谏,知来者之可追。(陶潜《归去来兮辞》) 木欣欣以向荣,泉涓涓而始流。(陶潜《归去来兮辞》) 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。(王勃《滕王阁序》) 则智者尽其谋,勇者竭其力,仁者播其惠,信者效其忠。文武并用,垂拱而治。(魏征《谏太宗十思疏》)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,入之愈深,其进愈难,而其见愈奇。(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)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,而智勇多困于所溺。(欧阳修《伶官传序》) 忧劳可以兴国,逸豫可以亡身,自然之理也。(欧阳修《伶官传序》)

原文标题:《论语》中有哪些经典的语录

原文来源:"本站所有文章均来自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,即刻删除!"